关于公开征求《2025年甘州区肉牛增量提质行动河西牛新品种选育项目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意见建议的公告
按照《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5年畜牧良种补贴等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农财发〔2025〕34号)具体要求,下达我区2025年项目河西牛新品种选育补助资金340万元(其中:育种群基础母牛饲养补助327万元、育种群种公牛饲养补助3万元、生产性能测定补助10万元),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2025年甘州区肉牛增量提质行动河西牛新品种选育项目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依据相关规定,广泛公开征求对该方案的意见建议,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及各行政、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代表以信函、电子邮件或传真等方式对该办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来信请寄: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滨河新区农林科教中心农业农村局901室(收)
联系电话:0936-8212343
邮箱:690572493@qq.com
征求意见期限:2025年7月17日至7月24日
甘州区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17日
附件:《2025年甘州区肉牛增量提质行动河西牛新品种选育项目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甘州区2025年肉牛增量提质行动河西牛新品种选育项目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项目承担单位:甘州区畜牧兽医工作站
日常监管单位:甘州区农业农村局
市州监管单位:张掖市畜牧兽医局
省级主管部门:甘肃省农业农村厅
编制时间:2025年6月
甘州区2025年肉牛增量提质行动河西牛新品种选育项目实施方案
为加快河西牛新品种选育,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和弱项,促进肉牛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按照《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5年畜牧良种补贴等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农财发〔2025〕34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把种源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工程,以河西牛新品种选育为目标,持续推进河西牛新品种选育,稳定育种核心群规模,开展性能测定及遗传评估,完善育种档案,全面完成年度育种工作任务。
二、实施内容
(一)实施区域
甘州区参与河西牛新品种选育的育种场。
(二)实施内容
在甘州区参与河西牛新品种选育的育种场实施。财政补贴资金主要用于育种群基础母牛养殖圈舍、青贮窖、粪污处理(堆粪场)、消毒防疫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饲草基地建设和饲草料购买等方面;以及选育过程中所需设施设备、仪器药剂的建设与购置,遗传性能、生长发育性能、生化指标的检验检测和开展河西牛营养、繁殖、肥育等试验研究;同时,完成对检验检测数据资料的汇总整理和科学评估,健全完善育种档案资料等工作。
(三)实施主体。参与开展河西牛新品种选育的育种场。
(四)投资规模。2025年中央财政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安排我区肉牛增量提质行动项目340万元。完成2180头河西牛育种群基础母牛和20头种公牛的生长性能测定任务,并将测定数据及时上传到张掖肉牛繁育信息化管理系统。
(五)支持方式。
(1)育种群基础母牛补助
①补助对象:参与河西牛新品种选育的育种场。
②补助标准及资金:采取“选育入库、先增后补”的补助方式,按1500元/头的补助标准,补助育种群母牛2180头,补助资金327万元。拟享受补助的育种群牛只体形外貌等指标,必须符合河西牛品种选育技术标准,并报河西牛育种工作组审定备案,完成育种要求的各项工作,考核合格后予以补助。
③资金用途:主要用于育种所需基础母牛养殖圈舍、青贮窖、粪污处理、消毒防疫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饲草基地建设和饲草料购买,开展育种性能测定等。
(2)育种群种公牛饲养补助
①补助对象:选育河西牛种公牛的育种场。
②补助标准及资金:按照1500元/头的标准补助,补助种公牛20头,补助资金3万元。补助牛只须符合河西牛新品种选育技术标准,并报河西牛育种工作组审定备案,验收合格后予以补助。
③资金用途:主要用于育种所需种公牛养殖圈舍、青贮窖、粪污处理、消毒防疫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饲草基地建设和饲草料购买,开展育种性能测定等方面。
(3)生产性能测定补助
①承担单位:甘州区畜牧兽医工作站。
②资金安排:补助资金10万元。
③资金用途:结合河西牛新品种选育工作,补助资金重点用于选育过程中开展河西牛健康饲养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和河西牛智慧化育种技术集成与应用试验所需设施设备、仪器药剂及防护物资等购置。
三、进度安排
(一)项目实施期限
2025年7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
(二)项目各阶段进度安排
1.编制项目实施方案(2025年5月下旬-2025年6月中旬)。依据省级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任务、补贴资金额度和资金区域绩效目标表,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细化资金绩效目标。
2.实施方案批复和备案(2025年6月中旬-2025年6月下旬)。报张掖市畜牧兽医局审核、批复和备案ﻪ。
3.项目组织实施(2025年7月上旬-2026年6月上旬)。
(1)组织开展生产性能测定等工作,完成项目建设内容;
(2)现场核查和签订目标考核任务书。采取区、乡双重逐级管理。相关乡镇对参与河西牛新品种选育育种场拟补助的牛只进行核实,并督促各育种场对纳入补贴范围的牛只统一佩戴耳标、登记造册,建立电子和文件双重档案信息,及时完善配种、怀孕、产犊、淘汰等相关信息,做到“纸质文件留档、电子文件管理”,基础信息完整、可追溯,实现牛只动态管理。区畜牧兽医工作站与河西牛育种场签订育种性能测定目标责任书,通过区农业农村局和区财政局考核验收后拨付育种补助资金。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和各乡镇建立经常性联系机制,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发现、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难题。
4.项目验收(2026年6月中旬)。区财政局具体负责补助资金监管、审核、拨付,并参与项目核验。项目达到验收条件后,由承建单位申请所辖乡镇验收,验收合格后所辖乡镇申请区级农业农村局组织验收,验收结果公示公开并报市畜牧兽医局备案。市畜牧兽医局适时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抽检,并将抽检结果报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业管理处。
(三)项目资金执行进度安排(2026年6月下旬)。完成全部资金拨付工作。
四、项目管理
(一)加强项目调度。定期开展调度和指导工作,强化项目实施全过程动态管理,及时掌握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实施内容。指定专人负责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录入工作,及时将项目资金支出及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在平台进行更新。
(二)强化资金监管。严格按照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的《甘肃省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甘财农〔2023〕80号)要求使用管理资金,做到专款专用,规范有效使用。河西牛新品种选育补助资金由区财政局直接拨付至育种场账户。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及时进行监督检查,坚决杜绝截留、挪用、套取和超范围使用补助资金等违法违纪问题发生,对虚报、冒领等骗补行为,追回补助资金,并取消有关企业项目资格,确保项目资金高效使用。
(三)严格检查验收。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和各乡镇建立经常性联系机制,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发现、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难题。区财政局加强资金监管,具体负责补助资金监管、审核、拨付,并参与项目核验。区农业农村局成立甘州区2025年肉牛增量提质行动河西牛新品种选育联系包抓技术小组,负责对育种场联系、指导、监管、组织核验等,及时会同区财政局不定期到场了解项目开展情况,及时掌握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难题,重大事项及时向市畜牧兽医局、省农业农村厅和省财政厅报告。项目验收采取“乡级初验+区级验收+市级复核”模式,项目达到验收条件后,由承建单位申请所辖乡镇验收,验收合格后所辖乡镇申请区级农业农村局组织验收,验收结果公示公开并报市畜牧兽医局备案。市畜牧兽医局适时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抽检,并将抽检结果报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业管理处。
(四)及时公开政策。及时通过官方网址将项目实施方案、申报流程、项目验收等信息向社会公布,积极通过官网、官微、广播电视、报纸、“明白纸”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宣传解读政策,让广大养殖场(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准确理解掌握政策内容,营造好项目落实的良好氛围。设立并公开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建立健全项目管理运行机制和部局协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相关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甘州区2025年肉牛增量提质行动河西牛新品种选育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落实协调工作,高质量、高标准按时完成项目各项任务指标。
(二)加强技术指导。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区农业农村局成立甘州区2025年肉牛增量提质行动河西牛新品种选育项目技术小组,负责对育种场联系、指导、监管、组织核验等,及时会同区财政局不定期到场了解项目开展情况,及时掌握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难题,确保项目落的实、补的准、增的稳。
(三)严格绩效考评。项目实施完结后,按照《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2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计划>的通知》(甘农财农〔2022〕44号)和《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及时收集、整理、归档项目实施全过程各环节资料,围绕河西牛新品种选育项目任务目标、绩效指标完成情况,组织开展自查自验,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